作为此前中国女篮的绝对主力、核心,李梦引发外界极大的关注。原因是有消息称李梦很有可能会告别女篮,相关的话题也冲上多个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前列,引发球迷们的讨论,包括“李梦是否真的不打职业篮球了?”、“李梦的年薪真的有税后500万这么多吗?”、“为了让李梦打球,俱乐部得付出多少钱呢?”等等话题。
根据公开信息,李梦的税后年薪约为500万元,经专业测算,其税前收入约为871万元。这一数字的计算依据是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,其中年收入超过96万元部分适用45%税率。虽然实际应纳税额会受专项附加扣除等因素影响,但可以确定其税前收入必然超过850万元。
将这一薪资水平与CBA联赛进行横向对比可见:目前CBA顶薪球员(如胡金秋、赵继伟等)的D类合同税前年薪为600万元,税后约330万元;而B类合同球员代表张镇麟的年薪则为150万元。这意味着李梦的税前收入比CBA顶薪高出271万元,达到张镇麟年薪的5.8倍,确实处于行业顶尖水平。
这一现象反映出女子职业篮球领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。虽然李梦凭借卓越的竞技水平和市场号召力获得高薪,但WCBA联赛整体商业化程度仍显不足,多数俱乐部缺乏持续造血能力。从联赛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,参考CBA实施工资帽制度,既保障顶级球员合理收入,又控制俱乐部运营成本,或许是值得考虑的解决方案。这种制度设计既能维护球员权益,又能促进联赛可持续发展。